一年来, 我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指导,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以课程改革精神为导向,新课程实施为重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课改”“质量”“创新”“提升”的教研思想,突出了教研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各项工作。本人在教学研究上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得到了广大教师、同行专家及上级领导的肯定。15年来,多次被中国化学会评为“化学竞赛优秀组织工作者”、被省教育厅评为“湖北省中学特级教师”、省教研室评为“省优秀指导教师”。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我们现在所处的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此我一直坚持理论学习,注重三个方面的理论学习和知识修养:(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八大精神,除了单位组织的集中学习之外,我时刻通过专题阅读、网上学习等方式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政策等,并在学习中做学习笔记。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自己旗帜鲜明,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以扎实的工作支持党中央的正确决策。(2)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作为一名教研人员,应该是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者,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若没有专业理论知识作支撑,引导教师就无从谈起。为加强自己的专业理论修养,我通过订阅图书杂志,关注学科研究动态及课程改革的趋向,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3)努力学习教育教研管理的理论。通过阅读、与外界的讨论交流等方式,努力学习探讨促进教学改革的先进的评价理论和评价方式。以教研促教学,以评价促教改。

  二、严格要求、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本色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深刻认识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重要性,常怀律己之心,增强自律意识,清正自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本色。

  一年来,我深入学习贯彻党内两个《条例》,认真学习各级党组织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严格按照为官务实、清廉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真正做到重事业、淡名利,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积极参加高中支部民主生活会,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怕丑、不护短,团结同志、关心同志,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确保民主生活会的质量。我分管的高中学段工作和教研员没有受到上级通报批评或新闻媒体曝光。

  三、深入教学实践,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作为分管高中教研主任兼教研员,建设和完善学校教研组常规工作,是教研工作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是切实提高教研质量的前提条件。为使全市教研活动能够切实开展,我们高中各学科成立了以省、市示范高中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中心教研组,以中心教研组为依托,开展全市高中学科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学初我们就组织市区中心教研组认真讨论,研究制定出清楚、规范、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采用开教研会、集体备课、上示范课、观摩课、专题研讨等形式组织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多年来,我作为高中化学教研员注重探究化学的理论成果,注重探究中学化学教学规律,注重新的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2004年至今,我主持的湖北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结构最优化研究”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很好了引领作用。2013~2014年,主持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高中化学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增补实验的研究”现已结题,课题组被评为先进集体,本人被评为课题研究先进个人。

  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认真研究领会新课程方案中的核心内容、学科培养目标,也注重把理论研究成果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公开发表了3篇教研论文。如《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化学教师和学生的途径和方法初探》获省论文评选一等奖,“加强化学实验改进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获省二等奖;“探究碘化钾变质的条件”一文在全国中文期刊核心刊物《化学教育》上发表,“浅谈人教版教材‘科学视野’栏目多重功能的开发”一文在《化学教学》上发表。

  在学科教研工作中,我提出“教研课题化,活动常规化,成果整体化”的教研策略,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基础教育教研课题。在开展全市性的教学研究的同时,我更加重视积极搭建校本教研平台。在进行教学理论的提升时,我还注重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教师积极钻研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利用专题讲座、课题研究、优秀论文评选、优秀案例的评比等形式,表彰奖励成果突出的教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教学评价的终极目标,高考也是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对待高考的态度上,我历来反对把高考备考当成单纯应试,从而加大教师和学生的负担的做法,为此,我提出了“理性备考、科学备考、高效备考、和谐备考”的理念,得到我市各学科、各学校的普遍认同和重视。这一理念的实践,对我市教学评价产生了重要影响,使我市的高考备考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       

  四、落实课改精神,引导全市教学研究活动

  我分管高中教研工作,能把握重点,顾全大局,树立“有效育人、有效教研、有效服务”的责任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创造性的工作:

  (一)深化课改三调研,规范落实春满园

  为保证教学研究的有效性,为教育局领导当好参谋提供真实可靠的教学及管理情况,今年专门强化了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并形成文件认真落实。要求教研员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学生,进行教学及管理情况的调查研究。几年来,我们进一步完善了调研机制,除了常规的教学调研外,还有计划地进行了一些专题的调研工作,为决策部门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调研报告。

  1.常规调研。组织高中各科教研员深入课堂,深入学科组,了解教师教学情况,课题研究落实情况,与一线教师共同切磋教材教法,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诸如:课题总结报告的撰写,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整合,如何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因材施教,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等。有时,教研员还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疑惑,举行专题讲座,为学生答疑解惑。

  2.专项调研。为了进一步了解学校教学管理,提高各校的教学水平,有效整合全市特别是市区优质学校的教学资源,在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分别组织各科教研员进行了多项专题的调研工作。有针对省级示范学校的调研、针对课改成果突出学校的调研(如对谷城一中、致远中学、襄阳二十四中、襄阳市一中等学校开展的高效课堂进行的调研和经验推广)、针对农村薄弱学校的调研(如保康一中、襄州二中、田家炳中学、谷城二中、枣阳白水高中等)、针对市区各学校的调研。调研的方式有座谈、问卷、个别走访。调查结束要写出调研报告向校长和有关领导汇报,调研报告分析了学校教学现状、成绩及问题,提出明确的建议。调研报告及时、准确,得到教育局领导及学校的充分肯定。

  3.考试调研。为了能够充分了解学校教学及落实新课程的情况,每学期进行调研考试,我们加强命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严格按《课程标准》与教学进度,参照高考《考试大纲》命制每学期高中调研测试题。统一调研测试难度适中、区分度好、效度好,得到各校老师的广泛好评。其次,加强了对统一调研测试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在印制试卷、分发试卷、考试实施上都加强了保密性,确保了考试的可信度。特别是区域性统一阅卷工作,每次统一调研测试后,我们组织市区进行统一网上阅卷。这项工作增加了高三调研测试的真实性和评价的客观性。通过对考试情况的分析研究,针对性的指导学校的教学。正是这种科学的教研价值观的创新和提升,在整合区域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力量方面,在创造性发现区域教育新情况、寻找适合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方式方法方面,在有效地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更科学和合理地进行教育教学评价方面,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聚焦课堂三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是教育教研的重要阵地,聚焦课堂培训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战场,而强化培训工作,切实转变教师教学方式,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这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我市教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坚持进行新课程培训。通过培训,能够消除思想疑虑,澄清理论误区,促使教师进一步理解课程体现的国家意志、社区意愿、学生意向,思考课程实施中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我省实施新课程之前以及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分别通过送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全省各学科教师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了多轮培训,每次培训,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有结论,务求逐一过关。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改革成熟地区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学习取经,教师的观念和素质得到了很大转变。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市各校每年都引进不少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已占较大比例,青年教师的成长和进步直接关系到襄阳教育的未来。因此,继续做好青年教师培训工作。积极为他们唱戏搭台,为他们早日成为教学能手创造条件;提出“一年上路、两年成型、三年合格、六年步入学校名师行列”的青年教师培养目标,通过听课、评课、检查、座谈、测试等形式对青年教师加大培训力度,除采取“拜师结对——跟踪听课——上汇报课”的业务培训外,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指导和榜样作用,贯彻落实“一二三”制度(导师每周必须听一节青年教师的课,必须指导青年教师备两节课,必须为青年教师准备三节课),强化骨干教师的责任意识。广泛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保证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通过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相互听课,一起进行教学基本功研讨,一起研究如何备课、上课、评课,一起就同一个课题交流、研讨,总结得失,使每位教师都有提高。同时我们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成长平台,通过推出示范课、公开课,为广大青年教师研究新课程、探索新教法、交流新模式、总结新经验提供的机会。这种关注未来拜师结对、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益尝试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

  积极开展骨干教师培训。以课堂教学观摩比武活动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每年在全市普遍开展课堂教学达标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优秀者在学科教研活动中上展示课,学校分学科分批派教师观摩学习。广泛持久地开展“三课”活动,即每学期每位教师在学校或县(市)担当一次“说课、讲课”的主角。不仅如此,我们还成功举办多期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到课改先行区参加新课程学习培训活动,并要求凡外出学习考察,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返校后,必须向全校教师介绍学习体会,上汇报课。此举极大地增强了管理者关注教学的意识,同时也锤炼一大批优秀教师。一年来,我市各学科共获国家优质课一等奖2名,省级优质课一等奖6名。

  注重实施课题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积累即成果”的原则,结合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选择教科研课题,由各学校骨干教师牵头,在学习相关理论的同时,将研究课题作为提高专业素质,实施新课程的助推力。目前,我市立项的“十一五”课题8项,省级17项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100多人。目前,各项课题正在研究论证中,教师们在探索中体会到了教学研究的快乐。

  (三)乐研善导“三”转变,有效监控创佳绩

  曾几何时,襄阳也羡慕别人的成绩,学过别人的经验,可是收效甚微。几经曲折,我们终于认识到只有科研才能兴教,只有科研才能找到自己的区位优势,发展自己的区位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品位。可以说,正是摒弃了应试教育的模式,以新课改的理念和科学教研方式的引领,襄阳的教育才实现了惊人的逆转。

  首先,改变传统的教研观念,结合新课程的推广,通过宣传及制度的落实,使教研员、教师确立新的教学教研理念:(1)“自主创新”教研观;(2)“全员参与”的教研观;(3)“以人为本”的教研观;(4)“高效互动”的教研观。教研活动不再仅仅是听讲式,而是和不同学校的老师一起分享研究成果,相互探讨、相互交锋、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强研究、注重积累、形成成果。

  其次,完成教研角色的转变。教研员从“权威者”向合作伙伴转变,从“研究者”向实践者转变,从单向的信息传递向多向信息交流转变,调整好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教研室成为学校之间的纽带,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站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让所有教研员优先、超前地发展的同时,把合理和高效的课改经验推广到襄阳市的每一个角落。同时,教研室以新课程为导向,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紧紧围绕课程改革的目标、课堂教学、课程评价、教师成长、三级课程资源开发等问题,把握重点,有规划、有组织、有节奏地开展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不断提高研究的层次和水平,充分发挥教研部门在课程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第三,引导各校建立健全教研奖励机制,通过各种手段促进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共同营造一种“乐研善研”的氛围。随着教育科研工作重要性的不断显现,通过外出参观、专家讲学、举办培训、规范考核等形式,使教师的教科研观念实现了三个转变:(1)由“要我搞科研”变为“我要搞科研”。学校通过强化考核机制,来激励教师,逐渐改变教师为应付职称评定而被“逼”写论文的过于功利的心态。使教师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助推剂,是教师漫长教学生涯的重要内容。(2)由“单兵独进”变为“团体出击”。以前,是个别教科研积极分子在前干,大多数人在旁边看,教科研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现在各校以备课组、教研组和年级组为核心组成课题组,在课题组内按个人特长和课题的研究方向,分配任务,以团体带动个体,形成合力。在课题组形成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态势,人人参与教科研的良好局面逐渐形成。(3)由“教学是教学,科研是科研”变为“教学即科研,科研为教学”转变。学校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型组织。教师把教育科研作为自身发展的强力支撑,促进个体专业成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教师对教研工作从望而却步、置身事外到积极参与和与“研”相融,研究已经从外在负担变成与教师工作生活水乳交融的内在必需。

  此外,规范了过程管理,注重内涵发展。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环节,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在教研室的引领下,各校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扎实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了显著成效。(1)落实目标责任制;(2)落实年级负责制;(3)落实集体备课制;(4)落实分层教学制;(5)落实分类评价制。

  事实证明,效果显著,成果斐然。第一,按省学会文件精神,精心组织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严肃考风考纪,为学有余力、学有所长的中小学学生提供了拓展的机会,学生能力得到了提高,理化生共有105人获国家级奖项,其中化学2014年获国家一等奖学生有12人,创历史新高。第二,积极开展了“三优”评选及竞赛活动。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论文、说课比赛、实验创新大赛、教具创新大赛等共获国家级和省级奖有18人。第三,积极组织开展了“情感教育”活动 。以襄阳三中为龙头,引领襄州一中、襄州二中、市二十四中、谷城一中、谷城二中积极开展成人礼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三位一体的“情感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点燃了学生激情,点燃了老师激情,也点燃了家长激情。普遍感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想学的人多了,厌学的人少了。

  五、重视评价,有效激励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充分调动普通高中办学的积极性,促进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摸索,向局领导提出了“襄阳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 充分调动了各类普通高中办学的积极性,为各类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指明了方向,有效引导了不同层次学校的课改,起到了科学评价,有效激励的作用,得到各高中的充分肯定。

  六、品德高尚

  “其身正,不令而行”。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把加强学习、用自身的良好形象作为履行领导职责的基本要求。我在教研工作中,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勤奋努力,与其他同志团结互助,对广大教师关心爱护,寓德育于学科教研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学风研风科学严谨,言行一致。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努力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七、今后设想

  1.加强自身修养,注重教研员自身能力的提高,通过理论学习、集中培训等形式,提升教研员教学研究和指导教学的能力。

     2.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规范,把增强科室团结作为干好工作的基本保证,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加强自律意识,防微杜渐,坚持原则,做到一身正气。      

  3.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及时进行教学视导,特别是对薄弱学校的视导,全面提高我市高中教学质量。

  4.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抓点带面,定期开展新课改工作总结及经验交流活动。

  回首过去,脚步匆匆,展望未来,踌躇满怀。在今后的教学研究路上,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悉心指导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进行教学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高中教育教学水平,为我市高考成绩再创辉煌而努力奋斗。

 

 

个人简历:

  李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中学化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丶襄阳市教育学会中学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湖北省优秀教师、襄阳市人民政府督学、襄阳市政协委员、襄阳市教科院副院长兼高中化学教研员。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兼职导师。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4个,主持省级课题2个。主编各种图书30多本,发行量超过200多万册。在各种媒体上发表论文30多篇。从事高考备考研究30年,曾多次荣获国家级优秀教研员、省级优秀教研员称号。
     2008年11月,在华东师大参加了校长能力提升培训。2013年,在华南师大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2016年,在北师大参加“襄派教育家培训”,管理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得到很大提升。2005年以来,我分管高中教学教研工作,在市教育局局长的领导下,襄阳市高中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紧逼武汉市,创造了高考“七年八状元”的辉煌成绩。

  2011年,荣获襄樊市人民政府“优秀人才专项津贴奖”;2012年,荣获湖北省人社厅和教育厅颁发的“优秀教师奖”;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颁发的高中化学实验创新二等奖。襄阳市人民政府“质量兴市先进个人”奖(教育系统唯一)。2013年,获中国教育装备协会颁发的“高中化学实验展演”一等奖。中国化学会颁发“突出贡献奖”。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二五”重点课题“先进个人”。 2015年,被中国教育学会、省教育学会评为“先进工作者”,中国化学会颁发“突出贡献奖”。

特级教师云课堂公众号